Sunday, July 12, 2009

對"4" 字的迷思

這十年來香港的私人屋苑建得越來越豪華,每每以豪宅自居。
社會富裕了,文明程度也理應提高了,
可惜,這些象徵富裕的豪宅反而越來越顯得迷信,

柏慧豪廷由10樓到15樓的距離特別短,因為分別象徵東西方文化中不吉利的14和13樓都被減掉了。

何解? 越來越多私人屋苑將有"4"字尾的樓層和座數給略過了,
第4期、第4座和4樓通通消失了,
結果第3座接著第5座、23樓往上便是25樓,比比皆是。
有的屋甚至將四十樓至四十九樓的整整十層樓都略過了;
還不只,就連西方傳統忌諱的十三都被抹掉了!
我到過位於九龍站上蓋的著名豪宅凱旋門,
樓層數目的安排就是最終極版,一個"4"字是不留,
號稱六十樓的會所實際上就在四十四樓左右。

這樣做的壞處不容忽視,首先就功能上,樓層數目能讓人馬上掌握樓宇的高度,
如果將"4"字樓層都減掉了,得出來的樓層數字就不是真正的數字,極混淆視聽。

更重要的,是鼓吹了迷信的風氣。
中國人向來意識到 "4"字跟和死字音近,或多或少會避忌一下,
但像現在這樣徹底將"4"字從樓宇裏刪除,恐怕近年來還是少有,
跟現在越趨開放文明、百無禁忌的社會氣氛背道而馳。
其實住在這些豪宅裏的人大部份都是中產或以上收入的人,
(我到凱旋門參觀的是一位從事投資銀行的朋友的家)
受過高等教育,自小接觸科學文化的思想薰陶,按道理不會介意"4"字的不吉利,
問題是屋苑的發展商為什麼變本加厲地推動這種迷信風氣?

在我就讀研究院時期,
我的導師就對中國人這個4字作過了研究 (當時我沒參與這項研究),
統計在每月的4日、14日和24日是否有較多的心臟病發死亡個案,
並發表了文章, 題為 "Is four a deadly number for the Chinese?",
結論是,在4日、14日和24日心臟病發死亡的人不會比其他日子多
也就是說,有"4"字的日子並沒有什麼吉利或不吉利的含意

最後,我也不會完全不顧別人感受,
要是社會上真有這麼多人對"4"字感到不吉利,
我提議不如乾脆將"4"字的讀音改了,
例如改做跟 "正"、"靚"、"勁"字同音,全部都十分好意頭,
那麼以後不就可以無所顧忌的使用"4"字?!

Sunday, June 28, 2009

紀錄重建前夕的屯門公路

Photobucket
由屯門公路的使用年限已屆,加上設計標準過時,而且維修成本高昂,當局正計劃分階段展開重建工程,內容包括擴闊行車線、設置咯肩、改善視線、斜度、路面曲度、彎面傾斜度,以使其達到現今的快速公路標準。另外還會加裝隔音屏障(有人說將來的高速公路越來越像隧道!),和加長深井和小欖交匯處的匯入匯出線路長度,到時候將會改頭換面。

屯門公路多年來曾是許多人的新市鎮夢的起點,帶領他們找到新的家園;但是,每天也有數十萬通勤者光陰在這裏度過。
這天剛巧有事從屯門乘車到九龍,天色放晴,正好為屯門公路在翻新前做一個紀錄。來,我們從屯門安定邨上了開往佐敦的60x,特意挑了個沒有遮蔽的上層車頭位,採納最開闊的視野,為拍攝做好準備,可惜擋風玻璃上的黃色橫樑十分搶眼,唯有盡量避開。

Photobucket
一個陽光普照的下中午,從挺拔的青山腳下出發!


Photobucket
未進入屯門公路前的一段皇珠路,兩旁由隔音屏障重重包圍,其中一部份更成了隧道似的。

Photobucket
皇珠路匯入屯門公路往九龍方向的三聖墟坡道。屯門公路從此離開了屯門市區,翻上第一個山坡,接下來還要多次上山下地。屯門公路於1983年全線通車時原為每方向各三條行車線,乃後由於交通擠塞問題嚴重,遂於1994年起為往九龍方向的三聖墟、掃管笏、小欖涌和深井段擴闊為四線。

Photobucket
由掃管笏起至深井交匯處一段的最左線,平日由上午7時半至9時劃為巴士專線。雖然每天只有短短的個半小時,該線仍以白色的粗路標線與右方車道區分出來,可見甚隆重其事。

Photobucket
進入小欖橋,準備越過小欖河。右方的高架橋為青山公路的新建路段,名為新小欖段,拆彎取直,鯉躍一般跨越了小欖河,比老前輩屯門公路更顯決心和氣勢,甚有後生可畏之感!

Photobucket
小欖涌的上坡路段,是全程最漫長的一段上坡,故此設有四條路道。遠方可見汲水門橋、及高層仍在施工而低層已投入營業的九龍站國際貿易中心。

Photobucket
小欖涌段向山坡的一側設有防護網,守護著往來者免於巨石壓頂之災。1995年,正進行路面擴闊工程期間,有大石從山上滾下路面,並做成傷亡。

Photobucket
車子好不容易爬上了小欖涌段後,便來到青龍頭的後方,馬上迎來一個小小的下坡,讓車子得以有喘息的片刻,也讓旅者稍為從上爬坡時緊張的發動機聲中釋放出來,享受瞬間的快意。此段也是屯門公路較有特色的多彎路段,上下左右兩個維度都會急速地拐來拐去。

Photobucket
工事已刻不容緩地進行中。前方是深井的私人屋苑。

Photobucket
深井交匯處的出入匝道,也是巴士專線結束的地方(路面有文字說明,而車道分隔路標線也由連續線變成斷續線)。由於空間有限,又或許根據是上一個年代的設計標準,深井交匯處來回方向的出入匝道都是又彎又斜的模樣,坐在大型的車輛如巴士上尤其刺激。

Photobucket
深井交匯處過後的一段設有5條車道,是目前屯門公路最闊的一段,5條車道的走向請看下圖。

Photobucket
左邊兩條會離開屯門公路,轉上連接三號幹線汀九橋的匝道,而右三條線則繼續是屯門公路的主線。

Photobucket
九號幹線屯門公路跟三號幹線青朗公路的汀九交匯處,也是屯門公路其中一個半徑最小的彎道。屯門公路往上數一層是三號幹線來回方向的主線,再往上一層是屯門公路屯門方向轉往青朗公路元朗方向的匝道。

Photobucket
離開了汀九交匯處,便到了汀九段的兩層分隔車道。此段建在高峻的懸崖之上,少有樹木遮擋,望往汀九橋、青馬大橋和大嶼山景色一覽無遺,但向下望則是逾百米的高度,尤其是圖中右邊的往屯門方向,而2003年轟動一時的巴士跌落山坡意外,也就是在本圖再往右一點的地方發生。

Photobucket
接近油甘頭段的又一個急彎,荃灣邊陲的屋苑已經映入眼際。

Photobucket
左邊是進入荃灣的匝道,自九號幹線穿越荃灣的最後一段通車後,此匝道經過擴闊,成了九號幹線的一員。右邊車道前往荃灣路,屯門公路至此結束。

Photobucket
甫進入荃灣路,便是一條筆直的分隔高架路,一度是凌架荃灣海濱的邊上。如今,海岸線已一再外移,造就了西鐵的荃灣西站和一個新的海濱公園,當然,將來還會蓋不少的海濱豪宅!

參考資料︰
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
路政署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 – 東路段
路政署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 – 大欖段

Sunday, June 07, 2009

荒謬的燈 (3)

Photobucket


自從有環保團體提出濫開射燈的問題後,的確發覺都市中到處都有這樣的情況。而其中一些是特別離譜的,例如上圖是一家待租的街邊舖位,位於銅鑼灣糖街,完全沒有任何商業活動,只有地產代理的幾塊廣告板,但依然要照個燈火通明,可以說是浪費得十分赤裸裸!


Photobucket


不單是商業機構,政府部門也製造了不少燈光浪費。
上圖是青衣長亨村旁的一個足球場,就如香港其他數百個政府管理的球場一樣,在每晚11點鐘之前,無論晴天雨天,無論門庭若市還是門可羅雀,球場上的射燈都不會休止地耗用著能源。要是有人使用球場的話,那能源還算用得其所,但當沒人使用或者下著傾盤大雨時,依舊開著射燈便肯定是不必要了。為什麼不把他們關掉呢? 任何一個人都會這樣問。從當局的管理角度出發,由於這些球場沒有駐場人員管理,所以不能因應現場是否有人使用而開關射燈;要是設置"燈掣"讓使用者自行開關,一來擔心引來惡意破壞,二來更重要的,是怕關了燈後,繼續有人使用場地而受傷的話,有關當局便要負上責任,此乃政府部門的大忌也!

Saturday, May 30, 2009

暢遊南生圍

今個月初(5月)與朋友到元朗南生圍這片後花園遊玩,這不是我第一次前往南生圍,但前三次都找錯了路,只能在外圍繞著看看,今次終於能扺達南生圍中心的所在了。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Test
先看看走過的路線。我們先在元朗安樂路的單車店租了單車,索價$45/天,車款選擇不多,但是獨市生意,沒辦法。我們所走的路線就如上圖所示,依東面的南生圍路進入,特別要注意的是,沿青山公路過了博愛醫院後,須馬上左轉入新開通的河道旁邊的小徑(google地圖還沒有加入該河道),一直到三號幹線的公路邊,因雜草叢生,須稍加留神找出穿過公路的隧道,過了隧道後靠左邊,至踏上瀝青路後路線便清楚起來了。

穿越三號幹線公路後,沿馬路向南生圍進發!
南生圍路對踩單車者是很不friendly 的,一則路面狹窄,約為4米闊,遇上一輛私家車經過的話,最好還是先把單車停下來,否則一失平衡便會生危險。再者,路旁兩邊的行人路亦十分窄,且又有路壆和鐵欄擋住,不便進出馬路和行人路,行人路又有燈處和下垂的樹枝攔阻,踩起單車來亦十分不爽,惟有繼續在車道上停停走走的前進。

終於到達了,樹林和草地配合出優美的空間,令人身心坦然,果然不枉路上的一番工夫!
良辰美景,何不趁青春留倩影!
都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就沒走進去了。南生圍的廢村內有好幾座空屋,成為遊人和攝影友的熱點,也是電影內常出現的場景,一過通常都是黑社會分子匿藏的地方!
野草滋滿了整片荒田,綠油油一望無際,加上簡樸一個舊渡頭,一位幽怨的淑女,即構成攝影師眼中美麗的圖畫。

隆重介紹!往來南生圍一條捷徑的小街渡。據本人不完整的資料庫所提供,這條街渡服務創下了幾個紀錄: 1. 全港唯一以人手推動的收費交通工具; 2. 全港按里數計收費最貴的交通工具,路程約20米,收費5元,即每公里$250!3. 全港班次最頻密的水上交通工具,以兩艘舢舨營運,約5分鐘便開出一班。服未!
若想從元朗想乘街渡前往南生圍,須特別留神,從西鐵站進入元朗舊墟路,再左轉入山背路,留意路邊一塊簡陋的路牌(上圖的箭咀牌),沿指示方向前往便能找到街。

Monday, May 25, 2009

淺談巴士票價釐訂標準

專利巴士服務作為一項公共服務事業,是市民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一環,它必須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包括其營運者和服務內容都不會輕易改動;而其收費的水平也受到嚴格的規管,因此每次收費改動都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和討論。根據香港法例第230章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第13(1) 條,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制訂各間專利巴士公司的「車費等級表」(下稱等級表),作為規管專利巴士收費的標準。然而,這個釐訂巴士收費的制度卻不完全為市民的利益提供保障,本文嘗試簡單描述有關情況。



一如其他公共服務事業 (如電力),政府為專利巴士公司設訂最高准許回報率(現為9.7%)。然而,相對於電力的每單位收費可以直接由准許回報率計算得出,巴士服務礙於其性質,其每單位收費並不能簡易地計算出來,例如按每公里車程收取固定車資。於是政府制訂了等級表,內裏詳細地列出了各巴士公司不同路線類別按里數級別的最高准許收費,作為釐訂個別路線收費的依據。問題便來了﹕
1. 上限收費過高
首先,等級表列出的只是准許的最高收費,而實際上巴士公司會收取遠低於該規定收費的票價,例如﹕九巴/新巴合辦的101號過海線(全程長19.9公里),屬等級表內25公里以下的空調過海線,最高可以收取$16,而現在的收費是$9.8,即僅為上限的61%,可見等級表給予巴士公司在定價時有很大的水位,讓其可以按個別路線的競爭環境來收取較高或較低的車費,結果等級表形同虛設。

2. 只考慮車程長度
等級表只根據路線的路程長度來釐訂收費,並沒有訂出因其他影響成本的因素(如隧道費、空回)的調整標準。例如由元朗前往港島的路線如途經大欖隧道及西隧合共須繳付$235,但如改經屯門公路及紅磡海底隧道則只須$15。同樣,以車程長度作計算只能反映部分的營運成本,例如行走市區的路線車程會較行走郊區為短,但車程時間較長,令接載乘客的人次和營運收入較少。

3. 等級劃分太隨意
等級表內的收費等級間距十分隨意,並沒有交代任何理據,請看以下九巴收費等級表作為例子﹕
九龍市區及新界線的間距還挺規律的,18公里以下約為每3公里一段落,18公里的間距便漸次提昇;然而,過海線的收費表則大為不同,第一個收費等級便由18公里開始,這樣便抹殺了路程在18公里以下的路線收取較便宜車費的可能,例如108號只有10.1公里、109號只有11.6公里,同樣都可收取18公里的車費,此兩線現時收$9.3,即比上述101號短了近一半,但只便宜$0.5,實在令人驚訝﹗

長距離路線的收費間距過長,收費差別也越來越大,例如25公里的下一個階段便是35公里,相差$2.5,相較25公里與上一階段18公里的相差只有$1.1,令營運者有動機顧意拉長路線以跳至較高的收費級別。例如268B路線,其在元朗區的主要上落客點在元朗大馬路一帶,但其總站卻設於朗屏西鐵站,離開元朗大馬路至朗屏西鐵站令其車程分別增加了3.6公里(朗屏方向)及2.4公里(紅磡方向),總里數增加至36.1公里,根據上表,成功地跳進了35公里以上的收費級別,比25公里以上級別能多收$3.1。

4. 分段收費並非必然
以上事例亦帶出另一問題,就是等級表只訂定路線的總收費,而沒有要求路線設立分段收費,現在各路線的分段收費理論上是巴士公司自願設立的,也就是說巴士公司可以按其經營需要和商業目的,決定是否設立分段收費和收費水平。舉一個較誇張的例子,九巴路線960、961及968號往港島方向在西隧收費廣場是沒有分段收費的,以致有部份不熟悉情況的乘客搭乘了上述三條路線而須付足了新界往港島的全程收費,即$18.8或$21.4 (而城巴和新巴的類似路線在同一地點均設有分段收費,由$9.3起,九巴緣何不設分段收回與城巴/新巴競爭令人費解) 。也有一些處境下,巴士公司為了競爭而將分段收費降至十分低,例如九巴路線264M從元朗東頭村往天恩方向路程11公里,如果按照等級表內-空調服務九龍市區及新界線-計算,屬12公里以下級別,可以收費不少於$8.4,然而實際上只收取$3.7,比競爭對手輕鐵及西鐵的$3.9還要便宜。


參考資料:

政府公佈的車費等級表:
九巴車費等級表
新巴車費等級表
城巴(專利一)車費等級表
城巴(專利二)車費等級表
新嶼巴車費等級表
龍運車費等級表

各政黨對巴士車資的立場:
民建聯
(六) 與專營巴士公司商討,改善現時巴士車費結構,盡快修訂《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的車費等級表及表內的路線組別安排,重新釐訂現有收費指引,提供全面的分段收費及巴士轉乘優惠安排,包括不同巴士公司之間的轉乘優惠,為全港所有全日制學生提供半價車費優惠,以及引入巴士日票及月票計劃。
民主黨
改善現時車費結構,盡快修訂《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的車費等級表,以及表內的路線組別安排,重新釐定現有收費指引,並在不加重長途乘客負擔的前提下,按車程距離釐定各條巴士路線的全程及分段收費水平,使車費結構趨於透明和合理,令每名乘客所付出的車費盡量公平

二零零二年立法會關於巴士車資的書面提問及答覆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鄭家富議員的提問及運輸局局長吳榮奎的答覆:
問題:
政府每次審批專營巴士公司調整車費的申請時,均會先把巴士路線按路程長短及其他因素歸入不同組別,然後就每個組別釐定一個劃一的新成人單程車費,但個別路線的車費加幅不得高於百分比之五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審批申請調整專營巴士車費的機制詳情為何;
(二) 現時有否專營巴士路線的車費與當局就其所屬路線組別所釐定的劃一車費並不相同;若有,有關路線的編號、現行車費及劃一的車費為何;及
(三) 鑒於當局曾在二○○○年五月十七日回答本人的口頭質詢時表示“會研究可否進一步簡化巴士路線組別”,該項研究現時的進展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專營巴士的車費是根據《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第230章)第13(1)條,按照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的有關車費等級表釐定。當局收到專營巴士公司提出調整巴士車費的申請後,會進行審核並聽取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的意見,然後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出建議以作出決定。
二○○○年十二月,當局宣布採用「經修訂的考慮多方面因素做法」,以審核專營巴士公司提出的調整巴士車費申請。當局在審核這些申請時,會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上次調整車費以來經營成本和收益的變動、未來成本、收益和回報的預測、巴士公司需要得到合理的回報率、市民的接受程度和負能力,以及服務的質量等。
自專營巴士營運的初期開始,專營巴士路線已根據不同的因素,包括路線的服務性質、服務地區、巴士類別,及乘客的需求模式等,在車費等級表下劃分為不同的路線組別。車費等級表訂明專營巴士公司按有關路線組別、車輛類別和巴士路線長短,就個別路線獲准收取的最高車費水平。至於個別巴士路線的實際車費,則會視乎每條路線營運環境的差別、其他相類的公共交通服務的收費,以及乘客的負擔能力等因素而釐定。在此情況下,不少屬同一路線組別的巴士路線並沒有收取車費等級表所列的最高車費。截至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四百五十一條路線的車費是低於有關車費等級表所訂的最高車費水平。有關這些路線的資料詳載於附件
我在二○○○年五月十七日回覆鄭議員關於“專營巴士車費的釐定”的口頭提問時曾表示,如有實際機會,我們會研究可否進一步簡化巴士路線組別。其後,我們在二○○一年審批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的加價申請時,曾檢討該公司的車費等級表。經檢討後,我們已簡化新巴的車費等級表,把路線組別由十一個減至八個。我們會在有實際機會時檢討其他專營巴士公司的路線組。

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Saturday, April 25, 2009

當一個城市只懂得消費...

攝於去年(2008年) 農曆新年過後,在我公司樓下。人們慶祝新年過後,年花年桔就只有長埋垃圾堆填區這個下場。什麼醃鹹柑桔、堆肥對現代文明人來說都似乎是笑話。
當一個城市只懂得消費,而不學會為消費行為負責,這還稱得上是一個國際級的城市嗎?

Sunday, April 19, 2009

走馬福爾摩沙 - 交通篇 (4)設施及其他

分享幾幀在台灣路上的快拍:

台灣省道的標記,這條台14甲道,攝於第7公里的標記,即清境農場附近。
台灣的TTM(Temporary Traffic Management,臨時交通管理措施),職業病上腦了!


機車...無處不在的機車!台北市內幾乎所有行人路邊都泊滿了機車!

路口斜坡(Dropped kerb) 的台中版本。看來只夠一輛輪椅通過,單車就免了。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由南往北方向的路上。往桃園機場的路上遇上清明節假期約束回台北的高峰期。整程路上遇到過幾次這樣的多車擁擠慢行現象,原因不是出了什麼意外,而是出口車多擠回主車道上,又或者是公路上的微上斜坡道導致車速減慢所致。

「走馬福爾摩沙」全輯完,感謝各位瀏覽和欣賞!

Saturday, April 18, 2009

走馬福爾摩沙 - 交通篇 (3)公車

接著,再看一些台灣的公車狀況。


台北的公車專用車道(位於西門町)。有別於香港設於路邊最內線的「巴士專線」,台北的公車專用道是設於路中央的,其好處是不會妨礙路邊的日常活動,例如停車泊車等,但壞處是行人必須跨過行車線才能到達路中心的巴士站上落車,較為不便。

台北車站外的公車站旗,一行十多面站旗排列整齊,甚為美觀。上面有抽象化的路線圖,不過由於一般懸掛在高於身高的位置,加上站數眾多字體細小,要詳細閱讀是頗為吃力的。
而另一面則是各色各樣的廣告。
台北的公車司機名牌是掛到車廂外的。瞧,我們碰到誰在開車? (李鵬飛是香港的政壇人物,近年已漸漸淡出)

由台中前往南投埔里的班車,由南投客運營運。由台中前往清境農場坐公車的話必須到埔里鎮轉車,台中往埔里十分方便,半個小時就有一班車,不過由埔里到清境的班次便較為疏落,整天由早到晚就只有5班車,所以在台中坐車必須要留意轉乘的時間。事實上,公車的收費相對包車來說不算便宜,公車全程收NT$250,包的士的話亦只是收NT$300 (在台中高鐵站等公車時曾有包車司機向我們兜搭,經一輪硬銷後,由每位NT$400降到NT$300),然後還會跑新近才開通的國道6號繞過埔里鎮,速度上遠勝公車,不過公車的座位亦十分舒適,而且念在減少碳排放的份上,還是選乘了公車。
公車上的座椅安排,是1+2的配置,十分舒適,在香港和大陸都不可能用一般價錢有此享受。聽說台灣一些長途客運還有 1+1 的座位配置呢!

日月潭環湖線的巴士。此線每小時一班,每單向車程約半小時,所以只需這一輛車來行走就足夠了。
車廂內的單車擺放架。一大發現!我馬上拿起相機拍過夠。總有四個,位放車廂中間對著中門的位置,單車就直接由中門上落好了,可見不需要低地台車廂和寬闊的通道才能承載單車。不過回想一下,要是車廂中滿載了4輛單車的話,一般乘客能否由車頭通往車尾的座位便成為疑問。

Monday, April 13, 2009

走馬福爾摩沙 - 交通篇 (2)捷運

簡單談一談對台北捷運的幾點觀感。

台北車站。半截式的閘門,主要設置在人流高的車站,不像香港的幕門能阻隔空調的流失,但能防止候車乘客掉進路軌。



中正紀念堂站。此站並沒有裝上幕門,不知是因為客流較少,還是因為避免阻擋壁上特別的花崗岩佈置。
超讚的安排!捷運的電梯是容許單車使用的,也就是說捷運是容許攜帶單車乘客的(相關規定),雖然只限星期六/日/假期的非繁忙時間,也夠方便假日騎單車的外遊人了。
忠孝復興站,是地下板南線跟架空木柵線的轉乘站。下圖是由地下月台到架空月台轉乘的步行路徑,電梯一口氣由地底略過地面升到半空。
木柵線的中運量、無人駕駛列車,穿梭於復興路的上空。木柵線沿線並沒有空裝隔音屏,不知是否因為它的列車使用膠輪而製造較少噪音。

近觀木柵線的「路軌」,其實並不是傳統的鋼軌,因為列車使用的是膠輪,行駛在圖中淺灰色較闊的結構上,而車身下方兩旁還有導輪,將車身固定在圖中白色有小柱支撐的導軌上。

木柵線的車門比一般車門要闊許多,加快了乘客上落車的速度。

半行李架半座位的裝置,放置行李之餘,讓嬰孩和小童坐在上面。 瞧!我該來參與這個會議才對!

很想把這幅海報搬回來香港!咱們在公車地鐵裏講電話可是毫無顧忌的!


 
Site 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