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green consumption的好節目—《消費樂與怒》
這一晚的內容是菲律賓捕魚業,拍攝地點是科隆(又令我記起Iloilo之旅﹗)。details of thr program:Monday 7pm on TVBwebsite of thr program:http://www.rthk.org.hk/special/consumption/
醫生及健康專家都說:魚類的白肉比其他紅肉有益。
壽筵喜宴:年年有魚就是年年有餘,蘇眉、星斑等珊瑚魚才顯示主人家的誠意和經濟能力﹗
由於對魚類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從更多的國家進口魚類,例如中國水域、東南亞、南太平洋群島、澳洲印度,近年甚至遠達非洲一帶,香港人更已吃光了多個水域的珊瑚魚。
菲律賓擁有廣闊珊瑚礁,海產蘊藏量非常豐富,我們也漸漸「進軍」菲律賓。現在菲律賓科隆的魚獲近九成會出口到世界各地,由五所公司壟斷運作,大部分出口魚還會運送到香港。所以漁民都會將最新鮮的魚運往市場出售,反而街市所出售的都是小魚或是死魚。
但我們吃的究竟是甚麼的魚呢﹖
為了應付日增的需求,漁民由傳統的線釣捕魚改為用山埃、炸藥捕魚。
漁民捕魚時,魚受驚就會躲藏在珊瑚的洞穴之中,漁民就會向珊瑚洞穴噴上山埃,令魚暈眩而方便漁民捕捉。
不少漁民在未做好安全準備之下捕魚而造成身體傷殘
這種的捕魚方法令近40%的珊瑚受到不可修補的破壞,生態嚴重受損。
由於捕魚業興盛,愈來愈多外省勞工成為漁民,由於他們並非原居民,只會不斷運用山埃及炸藥,當一個地方的魚獲開始減低,他們就會上移捕魚地點
漁商從中剝削:向漁民收購的價格為幾十元港元一箱,而運至馬尼拉的出口價卻是三百至四百港元一箱。
漁民向漁商借貸購買更好的捕魚器材,最後欠下更多款項,亦用上更多的山埃捕魚,完全不顧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反而覺得應該趁著還會有魚獲的時候使多更用山埃。
使用山埃捕魚雖然是犯法的行為,但由於政客與漁商勾結,政客往往包庇非法行為,漁商會替漁民付罰款,漁民只需替漁商捕魚幾個月就可以回本
過去50年,菲律賓的魚獲減少了九成
由於魚獲日少,漁民的生計漸差,連子女的學費也沒有能力支付
隨著愈來愈的珊瑚魚被捕捉,海洋生態日差,許多的珊瑚魚種也瀕臨絕種。
由此可見,這種捕魚的方法完全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漁民只會一網打盡;長期利用山埃,卻令珊瑚礁一片灰白。若然一天魚都給捕盡了,漁民靠甚麼維生呢﹖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05
轉載自 fiona au: 我們在破壞菲律賓的漁業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